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生风采

刘迎军

时间:2012-08-27浏览量:3679 二维码
——访82届校友、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司副司长 刘迎军
 
 / 紫丁
 
 
 
 
 
刘迎军校友近照
 
她,大学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与国际经济合作紧密相连,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背景是她最熟悉的事业舞台;她,以知识修养为厚度,以理性思维为高度,以始终如一的实干为长度;不争强好胜,只求顺理成章;她,兼领导、老师、姐姐于一身,营造着严谨而不失轻松的工作气氛;老同学们评价她:“看淡名利,非常自律的一个人;工作能力,决断力和眼界是我们不能相比的一个人”;她早期的幸运曾令同龄人羡慕,然而在她的人生履历中,却从未走捷径,她的每个脚印放大出的是扎实与厚重,并能从中触摸到她生命的温度。她,就是刘迎军。
 
 
1、九岁学法语 高考有迟疑
 
刘迎军从小学习优异,小学二年级参加全市选拔,考入北京外国语学校学习法语,那年是1964年,她9岁。文革中,她幸运地成为被储备起来的未来外交人才,17岁在北京十一学校当了一名法语老师。十一学校周围是军队大院,学生家长大都是县团级干部,开家长会时,她这个小老师侃侃而谈,干练而有条理。她的工作受到校领导、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肯定。
1977年恢复高考,她很早就得到消息,却没有报名,仍埋头于她的教学,她觉得自己正在干的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来不及环顾四周。周围的老师和朋友们爱护地指责她:在外国语学校考试得三分的都考上了,你这个五分的怎么连个名都不报?!
架不住大家的劝说,1978年她和她所教的学生们一同走进了考场。报志愿时她很理性,希望将语言优势与专业优势结合起来。她选择了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进校后,她被分在快班,在这个班,她的法语仍处于前列。据说,这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张测试卷子,是当年法语专业毕业生的试卷,而她得了93分。老师很震惊: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学生的外语果然厉害!
大学四年,她的法语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为他们配备了优秀师资,包括比利时籍女教师谢太太等。厚实的法语基础,让她可以不必把时间过多地用于背单词,但她却没放松一天学习。难得她对宏观经济的基础知识有兴趣,就连同学们大都感到乏味的政治经济学,也会学得津津有味。至今她还记得,当时老师讲到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应占的比重,她听得非常认真,这门课她考了九十多分。她还喜欢冯大同老师的国际商法课。她觉得听冯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没有废话,每句话都在传递信息,逻辑非常严密,紧紧抓住了她的注意力。她对国际商法教材的内容熟悉到能在课堂上听出冯先生授课时与书中不一致的地方。她常向冯先生请教专业问题。事实证明,大学四年,外经贸大学为她在对外经贸的基本理论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她后来的工作帮助很大。毕业多年后,中国复关谈判过程中涉及的关贸总协定知识以及亚洲金融危机时大家谈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概念,她在贸大课堂上早已有所接触。
 
2、登上十八盘 天门好俯瞰
 
1982年,刘迎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市外经贸委工作。以她的学习成绩,她本来可以直接进入外经贸部,部里有关司局也内定要她。但由于她是带工资上大学,按当时的政策,她必须回到北京市。她依然按着过去当老师时的原则:“只要有意义的事就认认真真做下去”,在对外经贸合作领域留下第一串扎实的脚印。期间,她作为北京市多学科专家组的翻译,第一次踏上非洲,到阿尔及利亚工作一年。
1986年,国家开始重视企业对外投资,外经贸部对外经济合作局新设了一个合营处,急需补充既懂外语又懂外贸的人才。北京市的领导和部里的同学纷纷推荐刘迎军,而她在出国前也曾与合作局有过业务联系。由此,她进入外经贸部。二十五年来,她在外经贸部、商务部亲身经历了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的整个过程,此间也亲自参与审批了诸多对外投资合作的重大项目,如:中信在澳大利亚投资的铝矿项目,中钢进出口集团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的恰那铁矿项目等。
大时代给了她施展的大舞台,更像在她面前盘垣上升的泰山的十八盘,她只有朝着南天门顶峰一路攀登。她工作上手很快,显示了贸大毕业生的特点。然而“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学教师、大学四年、北京市经贸委等多种工作经历给了她最初工作的底气。
1990年,她被派往毛里求斯和阿尔及利亚使馆商参处工作。这时,她的孩子才1岁,但她认为驻外是外经贸部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在毛里求斯,她负责联系那里的中资企业,从交通事故到劳务纠纷,她都要去处理。由于工作需要,她曾进入停尸房辨认尸体;她这个年轻女外交官甚至还要独自处理中国海员嫖娼问题。“为什么要我做这些?”她有时心里也非常地委屈。但常驻回来,她的应变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得到了锻炼。她说:“其实什么苦都不白吃,特别是人年轻的时侯,多吃点苦多受点累,甚至多摔几个跟头都对一生有着积极意义。”
 
 
刘迎军(右三)与国台办的同志交流
 
1992年,她回到国内。此时,市场经济时代大幕徐徐拉开,十八盘更加雄伟。这时的她在“走出去”战略的全景式背景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足迹。早在国外工作期间,她就近距离接触了当时已经走出去的企业以及中国的援外项目。90年代中期,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和拉美,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要推动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谈话。20001月,在向中央政治局常委通报“三讲”情况的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又发表了大篇幅关于经济全球化和走出去的论述。外经贸部敏锐地抓住了中央的战略思路,认真研究并积极贯彻中央的意图,牵头上报了一系列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最终以国务院名义下发了关于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关于鼓励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刘迎军时任境外投资处处长。
 
3、地球分东西 日行八万里
 
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拥有事业大舞台的刘迎军,习惯于以全球的视野把握眼前的工作。近十年来,商务部一直在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也是她所在的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的核心工作。这个事业一直吸引着她,因为这是一项朝阳的事业。其实,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开始,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她都一直行走于朝阳之中。事业牵着她一路前行,就像地球每天转动,即使看起来不动也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她埋头工作,没工夫东张西望,因为透过眼前的事业,她可以看到无限风光。
她的同事曾经这么评价她:你这辈子好像什么事都不往前抢,但什么事也没把你拉下。对此,她的评论是,在基本素质相同的情况下,机会可能更重要,能走到今天,只能说我是“赶上了”。确实,她从不刻意追求,只是埋头“坐行”,她做事严谨,为人简单,她以简单之心处理复杂之事。
 
 
刘迎军(前右)签署中毛(里求斯)劳务合作协定
 
宽广的视野,也能给人开阔的心胸。在她看来,比起当官,更有意义的是做好该做的事。她是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还是将其作为生命的第一需要,这样做起事来的劲头可能完全不一样的。商务部合作司百十来号人,其中国内六十来人,国外三、四十人,工作范围非常广,工作头绪非常多: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的政策制定,行政审批,到境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特别是近年来,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合作司重要的日常工作。作为副司长,她曾分管了七年劳务工作,七个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履薄冰。20113月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中国在那里的诸多大型项目急需撤回,撤离人员超过三万五千人。每当这种时候,她都会和司里的同志们通宵达旦地坚守在办公室。快速发展的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决定了她快速的工作节奏,夺去了她太多的节假日。往往是突发事件的电报一来,她就要马上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她的精神丝毫不敢倦怠。
作为公务员,她对廉政有自己的看法:公务员的第一道防线要靠自己通过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筑牢;但与此同时,作为政府部门我们更要注重制度建设,要用制度保证政府廉洁,通过制度有效地保证行政运行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干部。她信奉的原则是,老老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人,明明白白地做好自己的事。
她本可以有机会驻外当公使衔参赞,这是外语人才难得的机会。但考虑到父亲年迈体弱,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个机会。她说:父亲更需要她。她对自己作为一个“自然人”和一个“职务人”的身份分辨得很清楚,转换得也很明白:作为一个“职务人”,做事要力争做到“最好”,而作为一个“自然人”,追求个人目标只需做到“较好”即可,这样幸福指数会比较高。
她每天忙得似乎来不及苦恼。她认为,其实精神是可以自我控制的,只要期望不要太高就不会那么苦恼;不安于现状,总东张西望,往往是苦恼之源。她把办公室布置得花团锦簇,非常温馨。她平时外事活动多,在家吃饭的时间少,丈夫和女儿习惯了不依赖她。但凡早回家,她肯定是厨房主力。在她看来,做一手好菜不是什么难事,在宴会上中西餐看得多了,她把做法记在心里,然后在自己的厨房里稍加发挥,端出来总能让家人惊喜。
不同的年龄做不同的事。进入五十岁后的她更多地希望认真地感悟人生,让自己活得更明白。她喜欢鼓励青年人,希望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勇于创新,发挥更大作用。她希望在“走出去”的事业中,更多地看到年轻人坚实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