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人才招聘公告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2019年人才招聘工作,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各类人才78名,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聘岗位
具体岗位类别、学历学位要求、专业和人数等详见附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人才招聘计划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人才招聘计划表 | ||||||||
序号 | 部门 | 招聘人数 | 专业要求 | 学历/职称要求 | 年龄要求 | 岗位 | 联系人、联系方式、简历接收邮箱 | 备注 |
1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1 | 秘书学、 文艺学、 写作学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农院长,联系电话 | |
2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3 | 1 | 新闻学、 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4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 | 1 |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6 | 2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人类学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7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要求壮侗语方向;民族学、人类学要求南方民族文化研究方向。 | |||||
8 | ||||||||
9 | 外国语学院 | 1 |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邓院长,联系电话: | 本科是英语类专业 |
10 | 2 | 英语类专业(英语、翻译、商务英语) | 毕业于211或985师范大学或外国语大学 | |||||
11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1 | 数学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农院长,联系电话:18978173698, | |
12 | 2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13 | 1 | 数据分析或统计等相近专业(方向)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14 | 3 | 计算机相关专业 | ||||||
15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1 |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易院长,联系电话: | |
16 | 1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 | ||||||
17 | 化学化工学院 | 1 | 化工过程机械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彭院长,联系电话: | |
18 | 1 | 无机化学 | ||||||
19 | 1 | 有机化学 | ||||||
20 | 1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
21 | 1 |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 ||||||
22 | 1 | 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 | ||||||
23 | 1 | 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制药工程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24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1 | 生物教学法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
25 | 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1 | 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0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韦院长,联系电话: | 第一学历要求为全日制,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必须为高校系列职称,同时具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及学位 |
26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27 | 2 |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28 | 1 | 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交通运输规划及相关专专业 | ||||||
29 | 1 | 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及相关专业 | ||||||
30 | 1 | 历史学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31 | 政管学院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梁院长,联系电话: | |
32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西方哲学等专业 | ||||||
33 | 1 | 社会工作、社会学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34 | 1 | 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 | ||||||
35 | 音乐学院 | 2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与教学(古典舞)、舞蹈史论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到以下 | 教学、科研 | 吕院长,联系电话: | |
36 | 1 | 音乐学、音乐表演、唢呐专业(唢呐演奏专业与教学方向)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到以下 | 教学、科研 | ||||
37 | 美术学院 | 1 | 环境设计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胡院长,联系电话: | |
38 | 1 | 视觉传达 | ||||||
39 | 1 | 产品设计 | ||||||
40 | 1 | 美术学(水彩画方向) | ||||||
41 | 体育学院 | 1 | 体育学(乒乓球方向)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覃院长,联系电话: | |
42 | 1 | 体育学(体操与竞技健美操方向) | ||||||
43 | 教育科学学院 | 2 | 数学类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彭院长,联系电话: | |
44 | 2 | 英语类 | ||||||
45 | 1 | 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音乐与舞蹈学(舞蹈方向)相关专业 | ||||||
46 | 1 | 学前教育 | ||||||
47 | 1 | 写作、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教学论 | ||||||
48 | 1 | 音乐学(理论、钢琴方向) | ||||||
49 | 1 | 美术学(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方向) | ||||||
50 | 1 | 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1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硕士35周岁以下,博士、副教授45周岁以下,教授50周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冯院长,联系电话: | |
53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4 | 1 | 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 | 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5 | 1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及以上 | ||||||
56 | 学生工作处 | 15 | 专业不限 |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35周岁以下,中共党员 | 专职辅导员 | 谈副处长 | |
合计 | 78 |
二、招聘对象要求
(一)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行端正,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为教学科研服务。
三、招聘程序
(一)提交材料
凡是符合我校招聘计划及条件的人员请于2019年3月15日前将应聘材料的电子版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到招聘部门邮箱,压缩包命名为:“应聘部门+应聘岗位+姓名+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应聘材料要求:
1.个人简历。已婚者附配偶、子女等家庭基本情况。
2.个人学历证明材料及其他自荐材料。包括学历(含本科阶段)、学位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等材料,以及在校期间学习、社会实践、获奖情况,发表的主要论文、论著,参与或完成的科研项目的材料等。
(注: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就读学校的就业推荐书。)
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9年岗位应聘报名登记表(从学校网页通知公告栏下载)。
4.应聘人员应本着诚实守信原则,确保以上信息的真实可靠。凡提供不实信息的责任自负,以不实信息获得工作机会的,一经查实予以解聘。
(二)资格审查
用人单位自收到应聘人员报名登记表之日起,对符合专业需求的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报人事处审核同意后,由各用人单位在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综合素质等情况进行审核筛选后,原则上在30个工作日内对是否列入面试、试讲名单做出决定,并将考核事项通知应聘者本人。
(三)考核办法
应聘教师岗位者由各教学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考核小组组织面试和试讲。面试时间为10-20分钟,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仪表形象、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个人专长等;试讲时间约为30分钟,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环节,考察试讲人员是否具备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
应聘辅导员岗位者采用面试、笔试、岗位能力测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
面试、试讲时间另行通知。
(四)确定拟聘人员名单
考核结束后,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研究确定拟聘人选。
(五)体检、公示与聘用
人事处通知拟聘人员到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事业单位录用的体检标准执行。体检中出现身体不合格者,不予以聘用。体检费用由拟聘人选自理。体检合格后,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经学校办公会研究同意,报崇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再办理聘用、工资等相关手续。
四、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有关优惠政策
(一)安家费
1.教授:40万元;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二级教授及以上或其他高层次人才称号)的教授50万元。
2.副教授:15万元;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40万元。
3.博士:35万元。
4.教育学、民族学、制药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紧缺专业引进人才,其安家费在相应标准的基础上再加10万元。
(二)科研启动费
1.教授:文科类7万元,理工科类10万元。
2.副教授、博士:文科类5万元,理工科类7万元。
(三)其他
1.住房:教授、博士在服务期内免房租提供12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户或提供租房补贴。副教授可按国家政策和学校有关规定,有偿提供学校公租房一套。
2.工资及相关待遇:按学校确认的职称分别享受相应的工资及相关待遇;取得博士学位没有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者,学校给予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相关待遇3年;高层次人才享受学校规定的高层次人才津贴:正高2000元/月;副高职称1200元/月;博士1000元/月。
3.如经崇左市人才办认定属崇左市当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学校待遇外,还可享受崇左市高层次人才待遇。
4.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学位人才按非实名编制聘用,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按实名事业编制聘用。
5.配偶安置: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可以安排工作,纳入非实名编管理;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可协助推荐工作。具体事宜面谈或电话咨询。
五、学校人事处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www.gxnun.net
通讯地址:广西崇左市佛子路23号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联系人: 许老师 黄老师 赵老师
联系电话:0771-7870755/7870756
邮编:532200
人事处电子邮箱:msyrsc@126.com、gxmzsyrsc@126.com
(应聘邮件标题:中国博士人才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本公告未尽事宜,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人事处负责解释。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处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地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7月原南宁地区第二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等阶段,2009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5年12月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进校现场考察。2016年12月喜讯传来,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校园占地总面积11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8.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校内实验(实训)室1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5个。馆藏纸质图书97.5万册、电子图书63万册、中外文期刊3万多种,开通了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二十多种网络资源,建立了自动化检索系统,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止目前,有各类学生13804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1612人(本科生10881人、专科生731人),继续教育学生1692人;有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喀麦隆、加纳、也门等国家留学生500多名。在校生中有来自包括壮、瑶、苗、侗、彝、仫佬等29个少数民族的民族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55%以上。
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09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77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31人,外聘兼职教师45人。目前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广西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3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