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新闻

王玲书记为2012级本科新生做专题报告

来源:默认时间:2012-09-10浏览量:273 二维码

校新闻网讯(记者 许诗晴 摄影 玉君 许诗晴)9月7830,我校2012级本科生入学教育之“人才培养,以德为先”专题报告会举行。校党委书记王玲出席并做专题报告。党委副书记杨逢华和学工部部长王云海、学工部副部长滕云及2012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主会场设在图书馆报告厅,宁远楼三层国际会议厅、大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分会场同步转播。

主会场

人才培养,以德为先

借鉴普林斯顿大学衡量本科生优秀程度的12条标准,王玲书记将人才评定的标准定为四个要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造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度。王玲书记介绍,欧莱雅国际商务策划大赛、美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口译大赛等等都是我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活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相互打通并计入学分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探索。

王玲书记讲话

王玲书记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品德是人才标准的统帅,统领知识、能力、业绩。“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中的“人”代表的并非人的聪明才智,而是品德,基本品德的缺失将构成一个人身上最大的败笔。理想信念教育是品德教育的最高层次,但理想信念不是做人的根本性要件,不能完全代替品德教育。没有基本的品德,理想信念失去支撑,遇到挫折和阻难就容易动摇。知识学习需要与品德修炼紧密结合,如果作为国家栋梁,两者不同步,智商虽高,智慧却少,则会对社会、对国家造成更大的危害。王玲强调,一个人能否成为国家的优秀人才,关键取决于他是否具备爱国爱民、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

 

树立六种意识 加强品德修养

 

王玲认为,品德教育的内涵可以分为行为准则、精神境界、理想信念这三个层次,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在现代大学里,精神境界方面是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小学、中学注重在行为准则上予以指导,大学则转向理想信念的灌输。王玲进一步阐述品德修炼的内容:第一,责任意识。责任作为人才品德要素的总纲,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的任务和历史使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包括对自我、家庭、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二,诚信意识。诚信是品德之本,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分点、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它发生在生活的每时每刻,要求我们遵守为民、为官、为师的行为准则,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第三,意志力。意志指的是为达某种目的和志向而产生的顽强、坚韧的心理状态,是面对诱惑不为所动,面对压力不改初衷,面对褒扬不变追求,运动员在比赛中过于慌张,就是因为意志力不够,让恐惧制约了智慧,导致动作走形;第四,敬畏意识。敬畏意识指的是一分为二、全面、长远地看待人和事,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事不张扬,把握分寸,不仅按照规律去尊重和保护大自然,还要敬畏时代,敬畏师长,有敬畏才有忧患意识;第五,幸福意识。善良和爱心是幸福的源泉,有幸福意识的人才是具有大爱情怀且懂得知足常乐的人;第六,感恩意识。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心态,一个人能在感恩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感恩,才能热爱,才能感到生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时间进入贸大之幸运。

随后,王玲就如何加强品德修养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第二,锻炼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第三,躬身实践。其中,思考是学习和实践的灵魂,是成为优秀人才的要素,只有学会思考,才能成为有尊严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王玲强调,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或许仅仅从事一项工作就需要熟悉整个知识链,这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能力。她鼓励学生培养哲学思维,只有培养起对纯理论的兴趣,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完整,人性才能趋向完整,拥有哲学思维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来源于心灵的自由。她希望在场学生努力培养跨文化、跨学科、跨年龄的团队组合能力,拓宽思维,锐意进取,执着探索。

学生提问

现场学生将报告会主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踊跃举手提问,王玲书记一一予以耐心的解答。对于即将开始的2012级军训,她寄语在场学生:“做好吃苦准备,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挺过去,你就赢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