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期满他喜欢上那个地方
吕生凯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2004年7月,走出校门的吕生凯抱着到西部基层法院看一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那时候就业形势虽然不像现在这样严峻,但想在大城市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并不容易。”吕生凯说。在达茂旗人民法院,他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吕生凯坦言,达茂旗给他的第一印象很不错,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荒凉的感觉。
“因为报到的时候是夏天,这里天气凉爽,树木和草都是绿油油的,所以感觉还挺好。”吕生凯笑着对记者说,“不过一到冬天就不行了,天气非常冷。从外面进到屋里,眼镜片立刻蒙上了一层白雾。去的时候以为带的过冬衣服够厚了,但后来发现,还是很冷。到了春天还会有沙尘暴。”
在一间两人共用的办公室里支上一张床,白天办公,晚上吕生凯就睡在那里。“因为在法院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所以院里也就没有宿舍”。一年的时间,吕生凯先后在法院的民庭和执行庭从事志愿服务。因为就住在单位,所以他也就不分上班下班,只要有工作就做,有时下班了他还要装订案卷,碰到有当事人前来咨询法律问题,他也总是耐心地给予解答。
吕生凯是个有心人。在法院担任书记员时,为了能听懂当事人的表述,准确记录当事人表达的意思,吕生凯没事儿的时候就和当地人聊天,以便熟悉他们的口音。
“比较辛苦的是出去调查取证。达茂旗地广人稀,有时候去远一点的嘎查(村)调查取证,当天都回不来。”吕生凯说。
志愿服务期间,吕生凯还做了一件让人刮目相看的事。他和另一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志愿者李正委一起,将一名走失到包头的精神受到刺激的维吾尔族妇女安全送回了新疆库尔勒的家。从包头到库尔勒千里迢迢,中间还要转车,来回差不多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
“现在想想还真有点儿后怕,万一路上出点啥事儿呢?但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赶快把可怜的人送回家。”吕生凯说。
服务期满,吕生凯已经喜欢上了达茂旗:“这里民风淳朴,而且在这里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吕生凯话说得实在,他告诉记者,他为西部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西部同样也给了他很多的机会。现在的吕生凯在达茂旗人民检察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