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能力提升——记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二期国际化学习成果分享会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17-09-07 浏览量:491 二维码

来源:今日中国发布时间:2017年08月30日

    2017年8月22日下午,中国扶贫基金会(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CFPA)举办了主题为“分享经验,提升能力,推动发展”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二期国际化学习成果分享会,旨在总结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化学习与战略发展规划项目的学习与评估成果,以期更好地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能力、推动民间组织国际化进程。


福特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高倩倩开场致辞


国际美慈组织驻中国代表彭彬发言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王行最在致辞表示,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国门开展对外国际援助与发展项目是大势所趋,探索和深化国际公益也能更好地促进民间组织在中外友好交流合作中发挥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以期达到民心相通的社会效应与影响力。为了鼓励和支持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和举措,可以说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中国民间组织的国际化进程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政策法规缺失、社会认知水平低等外部挑战,以及自身经验、能力和意识不足的内部制约。王行最副会长建议中国民间组织应加强自身国际化能力建设,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机制,以此深化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的探索之路。


杨泽琪分享埃塞、乌干达发展项目实习成果


朱一存分享约旦人道主义救援项目实习成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教授发布了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化学习与战略发展规划项目的第三方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该项目的实施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国际化能力,并提出了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邓国胜发布项目评估报告

  在圆桌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围绕着“如何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的能力,如何发挥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与民间组织互动合作的作用”这一议题进行了积极的发言与互动。会议就加快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进程达成共识,倡导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积极开展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的舆论与政策倡导,同时建议有意愿走出去的中国民间组织应加强自身国际化学习与能力建设、制定完善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实施机制。与会嘉宾同时认为,中国民间组织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在参与国际交流、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同时中国民间组织“走出去”仍面临专业经验薄弱、资源整合缺乏、资金来源单一、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的制约,相信在中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尤其是“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支持下,中国民间组织可以不断努力,逐步提高自身国际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在国际交流和公共外交领域的建设性作用。



嘉宾就如何提升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能力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