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服务 >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来源:默认时间:2017-12-25浏览量:400 二维码

工具与平台


工具到平台的转型是做产品时经常讲到的。相比工具,平台与用户的交互更多元,为用户提供的价值更灵活更丰富,商业方面的想象空间更大。

对个人来说,工具是执行层面的概念,在具体的场景下完成一件任务,或者根据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分解成若干任务完成,并对结果负责。工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提供的价值维度相对简单,容易以固定的模式批量培养,大企业的“螺丝钉”就是这样的。工具类的职位一般通过岗位说明(JD)来确定,招聘和价值评估是批量的标品模式。这一类职位没有猎头,只有中介。

到了中层的职位,需要能够理解战略,制定战术,协调资源,推动完成。在组织内部,就不再是工具的角色,而是要给多个团队、多项任务提供多种维度的价值,成为一个平台的角色。记得有一次去FB拜访毛主席,一起吃完饭碰到另外一个核心团队的负责人,对方刚好有一个想法,两个人简单交流几句,一个小项目的initiative就有了。毛主席做core growth,不仅仅是用户的增长,同时带来的还有团队规模的增长,团队成员能力的增长,以及团队影响力在公司和行业的增长。

协调资源和获取信息

说到协调资源,就可以不局限于组织内部,行业中的朋友、同学,可以给自己很大的帮助。去年刚刚做广告产品的时候,眼前一抹黑,如果当时就有懂得广告策划和销售的朋友,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楚,少踩不少坑。

即使一开始还没有这样的朋友,也不是没有办法。把前面的广告产品工作交接出去之后,一天偶然翻到以前参加过的商业化负责人面试,当时对那位很厉害人选的回答做了笔记,才发现自己后来认识到的策略和方案,人家在面试的时候,基于对公司的非常有限的信息就说出来了。所以参与招聘是一个办法,在面试中接触背景特质不同的人选,可以学到不少新知。

即使没有参与面试的机会,一流和热门公司的JD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最近看到摩拜关于数据方向的产品经理JD,框架清晰内容全面,立刻“拿来主义”,据此修改了这边的职位。同时对比了ofo的几个相近职位,会觉得前者在数据方面更成熟或者更重视。对于感兴趣的公司,还可以通过JD管中窥豹,从外部了解到更多的一点信息,这里对比头条两个不同部门数据平台产品经理的职位(职位1职位2):前者在比较成熟的部门下,岗位定位清晰,岗位要求就比较简单;后者岗位职责还在定义的过程中(CUA更高),能力要求的部分就更多、更具体一些,会更看重人选的素质。

工具层面的职业规划


许多同学应该和我差不多,毕业或者工作一两年也没有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有机会在一个成熟而稳定增长的知名公司,核心部门或者快速增长的业务线,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在标品的层面,个人竞争力很大部分来自于区分度或者说亮点。

知名公司品牌对个人品牌的贡献不小,热门公司也有类似优势,比如一个摩拜的简历,或者两年前的滴滴。成熟向上的公司资源、环境氛围、思维方式和企业文化的价值,相当于额外把offer的薪资拉高30%或者更多。核心业务线,亲自体会一个业务从小到大的成功经验,是难得的机遇,即使获得更多是失败的教训,价值也高出平平的做事。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上级、导师、同事,更是未来成为平台的起点。

如果没有机会进到最优秀的公司, 退而求其次,也是要考虑公司的成长性和团队的成长性。有趣的是,公司内部对团队的重视和优先级,有时与外部对这个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判断不尽一致。比如刚到这里的时候,有被问到最多的是视频和图像特效的设计、实现和调优,可惜自己都不懂。。。

如果以上的选择空间也不大,至少可以做到的是城市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无论说基于AI或者大数据,还是别的什么,生态的优势会更明显。腾讯做一个修图App,并不需要追求营收,它积累的图片和影像数据可以对整个生态系统有所贡献,无论是游戏或是空间或者手Q,0.1%的提升都是巨大的价值。同时已有的数据、技术、用户理解、团队等等的积累,虽然不是做好产品的充分条件,但会让这个过程的起点更高,动力更足,速度更快。反过来,小而美会遇到更大的挑战,因为平台的升级,就像普速列车升级为高铁,不仅是绿皮车换和谐号,轨道截弯取直,逢山钻洞遇水搭桥就能完成的,信号、工务、供电、乘务、安全冗余、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都可能成为木桶效应的短板,因此许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发展到某个阶段,还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到大的生态,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用户和团队。北上广深杭这样的大城市,在地域层面就是一个个大的生态,推荐去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更年轻的城市。

从工具到平台

从工具到平台,一个很大变化是要接受更多的不确定性。工作的方向,团队的目标,接触的领域,职责的范围,很多是依赖于自己根据外界条件来定义。这个外界条件,又包含了上下级、公司战略、配合团队、资源支持甚至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影响。把模糊的目标变成清楚的方案,把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想出办法。职能的边界,越发的不重要,在具有一个方面的专业性之后,需要扩大自己的可能性,就能消融掉天花板的存在。


公司之外,要接受较低的流动性,就是"适合你的坑一般没有"。有时得因人设岗,有时要抛开以前的一些限制,尝试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把准备做在前面,能够提前知道好的机会或机遇,甚至提前被通知到。上次在北京交流,问一位业界知名的老师,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行业最新的动态。他的回答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渠道,有意思的文章信息或者研究成果,早些晚些,他总会被告知或者通知到(informed / notified)。这就是在个人层面已经紧密连接到了大的生态中的感受吧。当然,有了信息,还要有相应的眼光和决断。


从非标品的角度,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提前规划和运营,对内外的机会有更开放的心态。就像解决一个优化问题,一方面扩大候选的空间,同时减少约束条件(联想到今天读的这篇文章,一直都更认同去中心化的分发,不主观的做所谓价值观的引导)。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改变,给了每个人记录、表达和被反馈的机会,也给了会记录会表达会运营自己的人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杠杆。一次工作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找公司、职位,也是更广的跟行业的生态接触的机会,甚至在行业中找自己当前和未来的位置与空间。从进入简历库,主动和被动的接触,建立的熟悉甚至信任,都创造了新的机会。这些机会可以为未来的工作提供眼界和助力,也可以为下次的选择提供线索和契机。

小而美的未来


即使是小而美的地方,也可以做出许多努力。因为小,就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有机会完成在其他地方难有条件的尝试,踏出不熟悉的领域的第一步,像这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样,专业的做事,而不仅仅做专业的事。还可以形成整体的思考,就像小亮师兄在这个视频里面提到的,每个人把自己当成项目的CEO去思考交流形成决定,然后以自己的角色来完成。除此之外,通过对外的不断交流,总结形成自己的框架,可以弥补丛林模式的不足。

职业规划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上级的,也不是组织的。如果有前面说的合作的形式或者“不务正业”的空间,身边也有同样抱负和专业做事的人互相交流激励,能够沿着自己规划的方向始终前进,对外总能找到信息和资源的通道,就值得在其中享受组织带来的资源,也为组织做自己的贡献。

以现在行业的发展节奏,有一种2倍于湾区的感觉,在一个组织特别是一个岗位两年以上,就可能会开始慢下来,失去敏感,失去好些新的认知,和让自己更加精彩的机会。但如果一个组织能够有不断的重新定义自己,有这般格局的远景,能够"在共同目标方向价值感的大框架下"包容其成员的欲望(出处:微信"刘爽与veryls"上周四的消息推送),就值得留下来,长期与这样的平台共同发展成长。

前几个月在部门分享,起了一个"你值不值年薪百万"的标题,内容却驴头不对马嘴,更多的是关于职级与绩效,因为当时的兴趣在后者,对前者还说不出所以然。到了现在,算是接触到了些皮毛,有点主观的见解。每个人都有选择,真正快乐的人能够理解他人的选择,也不会在选择中迷失自己。

                        作者:郭凡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3152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