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特色服务 > 圆桌论坛

白岩松:求职先转变观念

来源:默认时间:2018-04-24浏览量:165 二维码

    25年前,还是白板一枚的小白同学,求职之路走得并不比现在的童鞋顺,甚至可以用一波三折形容。可是每当现实与梦想打架的时候,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撂挑子,而是就在现实里寻找接近梦想的乐趣。
    小白童鞋的毕业季恰好赶在了充满历史感的1989年。因为毕业前他就开始在国际电台华侨部实习,到了1989年的一月份,老师跟他打包票说:你没问题,我们要你,留下吧!
    看着其他还在找工作的同学,小白同学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想不到的是,回家过了个年天儿就变了。3月份突然接到国际台的通知,被告知广电部有新政策,国际台当年不招中文编辑……
    青春是极其难熬的,每天起起落落。这一纸政令让沉浸在幸福中的小白如坐过山车一般,一下子从幸福的颠峰跌至失落的谷底。要知道,那是个不流行拼爹送礼的年代,更何况白岩松没有爹可拼。
但青春最美好的东西是诗和远方,有了这两样东西,你就可劲儿造。所以,学会对未来充满好奇。人的一生很长,你就是一个体验者,为什么不多看一些风景呢?
    两天后,白岩松买了一张南下广州的火车票,正当他决定去珠江广播电台应聘之际,他接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电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约见他面试。
    1990年下半年,小白童鞋终于领到了人生中第一张工作证。
    但接下来的境况又让他的梦想化作一团肥皂泡泡。白岩松一心想去的岗位是“新闻与报纸摘要”,那可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品牌,在那个年代,这个栏目每天早上6点半都会准时与全国人民见面。
    尽管小白童鞋猜了15个有可能被分配去的单位,但万万没想到最后被安排到一个老同志众多、相对边缘化的《中国广播报》,工作任务竟然是排节目表。
    分配通知下发后,白岩松沮丧至极。上班第一天是在痛苦和绝望之中度过的,但也是这一天,他做了一件自认为是最伟大的事——跑到对面书报摊买了一张《人民日报》,用一上午时间看完。
    与其沮丧消沉,不如认真去面对眼前将要到来的工作,乐观、踏实地承受失败与挫折,才能遇见绝望处带来的转折。正因为被分配到最不想去的报社,白岩松才有大量的时间写文章登在自己的报纸上,虽然没有稿费,但有成就感。也正是因为报社都是中老年编辑,白岩松迅速成为主力,成了最主要版面的编辑。这在一家大的报社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了白岩松撰写的文章,他开始小有名气,两年后就成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晚会的撰稿。一个偶然的机会,白岩松接到崔永元的邀请,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策划。
    时过境迁,回首当年正是当时没有要成为中国最牛B的主持人的信念,一切均发自内心想做事、去做事,才有了日后的成就。在一次演讲中,他告诫前去听讲的童鞋们:最流行的未必就是最好的,流行元素往往保鲜期都很短。工作亦如此,你现在毕业就想去苹果,你也就错过的当乔布斯了,你可能拥有了苹果,但是你再也不可能拥有当乔布斯了机会了。因此,观念的改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