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就业辅导 > 自主创业

“互联网+”国赛冲金问题辅导

来源:转载时间:2016-09-13浏览量:437 二维码

导读       创业的本质是创造新的价值,也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也可以说创业就是创未来!在未来的人生中让我们用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引领自己,以理性的激情设计、实践多彩人生之旅!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陆续进入省复赛和决赛,在大赛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参赛者的成绩,接下来针对比赛项目中常见问题进行简单剖析,希望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团队有所帮助。

问题一:对“互联网+”理解狭隘

互联网+”指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最新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并创造出新的经济形态、新技术和新模式。“互联网+”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打造新的业态。但是在现实中一部分人认为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互联网”或产品服务互联网销售,其实这是对“互联网+”概念与本质的理解不够准确。在对“互联网+”的理解中会出现一些明显的误解,下面对三种常见误解进行剖析。

误解一:“互联网+”就要做APP

在部分参赛项目中都需要开发APP。不管自己项目是做什么的,商业模式是什么,都要开发APP,好像没有APP就不是“互联网+”了。一方面来讲,“O2O”的商业模式目前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的,比较适合通过移动端的应用APP来运营。而生物制药、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等种类项目,或B2B、B2G等商业模式,未必就需要APP。另一方面来讲,不是说你有APP就是“互联网+”项目了,比如传统的校园网商项目,还得看你的项目特色与商业模式是否有创新性,常见套路和项目已经很多年,实践证明这类项目做成功的极少。并且投资的热潮已经结束,成本居高,不是小资本、小团队能够玩的。如非有特别好的切入点和资源优势,不建议大学生创业选择该领域的项目,因为机会窗口基本已过。

误解二:认为互联网推广是营销必备

在“互联网+”概念理解狭隘或互联网思维中毒过深的情况下,对创业项目的营销策略而言必会提到做“一网两微”的推广设想,都会通过网店或微店销售。事实上,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市场营销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方式方法,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项目,更不是简单通用的做微信公众号、APP或网店模式。一般来说,针对市场终端用户和客户的项目,比较适合做互联网推广。这类项目的互联网营销要根据项目定位、用户群特点,以互联网思维的“经营用户、体验导向、价值引领”和4C/4V/4R/4I等新的营销理论模型来做针对性的设计,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成为拉分项。

误解三:高新技术项目不算“互联网+

高新技术的项目和具有典型技术创新或革新的项目,项目团队经常会问“老师,我这个项目算不算互联网+呢?如何做才能贴上互联网呢?”通过第一届大赛国赛34个金奖项目统计可得出,75%以上均属高新技术类,而不是“互联网”项目。从概念上讲,“智能+”属于“互联网+”的高级表现形式,属于颠覆式创新。“智能+”一方面是优化改造传统行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直接产生新行业、构建新业态和新模式,创造、引领并满足新的需求。

问题二:不够深入的了解大赛规则

在问题二中主要针对参赛者对大赛规则了解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互联网+”与“挑战杯”等大赛不同

“互联网+”与“挑战杯”大赛的主要不同在于两点。一是“挑战杯”重在科研学术和创业计划书本身,而“互联网+”大赛更强调项目是否可以“落地”,即是否可以实践运营,产生商业价值。“挑战杯”的“大挑”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小挑”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从比赛组织的阶段来讲,“挑战杯”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的“前期”,是项目选择与基础研发的阶段。从比赛组织的目的来讲,“互联网+”主要是为了推动创业以拉动就业,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而“挑战杯”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技能和创业意识,说到底是服务于人才培养。从发展趋势看,“挑战杯”被“互联网+”取代的可能性比较大。原因是“互联网+”内涵与外延更宽泛,比赛规格更高,“大学生扣”搞全国性的有些同质化的比赛,学校和老师、学生有点难以应付。

(二)对网评过程不了解

一般来说,省级复赛决赛与国赛会采用同样的流程、规则。因此,网评材料包括三部分:视频小片、BP和PPT。根据个人习惯不同,由于看项目打分的时间太短,评委一般不会看视频小片(视频主要是服务于路演的现场展示,增强效果),而是直接看PPT,PPT看不明白的会翻翻BP,而看BP则一般是看摘要部分,很少会有人从头看到尾。

综上所述,网评环节,最重要的是上传材料中的PPT,其次是BP的摘要(执行概要)部分。在以上两个部分中,怎样以可读性最强、最为简洁的方式将项目讲清楚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如何赚钱、优势在哪是问题的关键。

(三)对打分规则不了解

得分高低,一方面是看项目本身是否有竞争力,看书面材料和路演展示是否出彩。更重要的是评委打分是有标准的。“互联网+”大赛项目的评比教育部是有官方标准可依的,这个标准主要分三个维度:创新性、团队情况和商业性。

从入围省级复赛和决赛的大多数项目来看,经过三轮的筛选,一般从创新性与团队状况很难分高下。得分差距大的原因主要在于项目的商业价值及其可投资性。在这个评价维度,评委主要从市场容量大小、目标客户精准程度、商业模式价值逻辑通畅与否和市场壁垒来分析,通过提问澄清、确认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因此,如果能通过市场实践论证而不是调查的方式来证明项目的商业可行性,辅以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直接的正向评价反馈,就容易获得评委青睐了。

(四)对评委不了解

第一届“互联网+”大赛的评委全部是投资人,第二届大赛评委会增补科研院所、创业教育专家,但投资人和企业家仍是主体。而“挑战杯”的评委多数是科研学术的权威专家,这与投资人群体在看问题的思路、评价项目关注点和价值判断等均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典型的表现为:学术权威专家看选题创新性和论证逻辑严谨性,投资人企业家看商业可行性和市场竞争优势,简单说就是,一个是看“选题创新专业性”,一个是看“项目可行性”。学术权威型评委基本是“老师”思维,即包容性比较强;而投资人企业家是“市场思维”,即商业苛刻。学术权威评委一般看团队的学科专业结构合理性,而投资人关注的是创业核心团队的互补性与执行力。学术权威看书面材料主要关注材料的规范性(错别字、版式规范和逻辑表达),而投资人评委一般只看项目商业本质。

总之,深入研究把握比赛的“游戏规则”把握不够,书面沟通和路演展示对路,换位思考,投评委所“好”,获得好的成绩不难。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我们对于网络内容的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