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慧: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亚投行,感受国际组织的脉搏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19-11-04 浏览量:2487 二维码

       李姝慧,清华大学2015级公管学院硕士生,2017年3月和2018年5月分别在巴黎UNESCO和北京AIIB实习。

       我对于国际组织的认知与了解大概可以追溯到高中时期参加模拟联合国的经历。从那以后,我便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海内外的国际组织体验与感受一下真正的“联合国”是什么样子。很幸运的是我在研二(2017.3)于巴黎政治学院交换学习之后获得了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的实习,又于次年研三(2018.5)快毕业时有机会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志愿工作了一段时间。


关于实习申请


      目前大家常见的申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官网直接投递简历申请的实习。其中包括特定岗位实习招募与非定岗实习生项目招募。二是学校或学院的对口资源合作与推荐实习。

      我在UNESCO的实习属于第一类,因为2016秋季我在巴黎政治学院交换学习,并在去之前就提前规划了一学期结束后争取找一份实习的方案。所以在前往法国之前的暑假我就着手在官网上申请了UNESCO和OECD这两个总部在巴黎的国际组织实习生项目。而AIIB的实习机会则属于第二类,因为亚投行秘书局与我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有业务合作往来,因此向公管学院提供了2018年年会筹备组的志愿工作机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学院筛选后推荐报名,再前往亚投行进行面试。

      在过去可能第一种实习申请方式更为普遍,因为学校在国际组织实习推荐这块儿的工作还未完全展开,更多的是靠自己去摸索。我从本科起就经常关注感兴趣的国际组织实习招聘动态,包括组织官网、人社部资源平台等。大三我第一次前往巴黎交换时就点开过UNESCO的实习生申请页面。在这里,非常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多尝试,每一次尝试都是经验值积累。每当浏览各个国际组织实习生招聘信息的时候,我都会注意看招聘的要求、标准,也会试着去填写申请表,甚至投递。虽然有时候报名表很长,写动机信很麻烦,但做这个过程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申请到,而是通过这个来熟悉流程,找到自己后期需要加强提高的方面。

      另外在申请过程中保持平常心很重要。UNESCO的面试通知是在我已经结束交换学期的时候发来的。当时我已经开始在另一家巴黎的企业实习,为此还重新协调了一下两个实习的时间。因为通常这种直接通过官网投递的实习等待周期都很长。简历会在组织各部门筛选一圈,只有在通过筛选且部门需要招募实习生时才会联系你,如果8个月内没有消息则表示没有合适的机会。因此要提前做准备,然后保持平常心,机会在合适的时候自然会来临。

      但其实最近这两年,国家开始重视对青年人国际化视野以及能力的培养,学校也大力开展各类国际交流与实践活动,再加上IO的成立,相信第二类实习机会将越来越多。相比于第一种大海捞针似的申请,第二种则可以减少寻找的机会成本,并且竞争激烈程度也相对较小。另外,现在不仅有实习的机会,还有各类实习补贴的政策与渠道,比如留学基金委的资助等。这对现在的学弟学妹们来说都是好事!希望大家多多争取。


关于实习内容


      说到实习内容,诚然不论实在UNESCO还是AIIB,我都切身参与到了一些国际活动中、接触到了一些领域政要、结识了一群有趣的小伙伴、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等。但让我感触更深的是一点还是:抛开所有光鲜亮丽,每个行业和领域所要面对的都是落到实处的零碎小事——至少在实习阶段以及工作的entry level肯定如此。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在最初多少会被“国际组织”这四个字高大上的感觉所吸引,以为在国际组织工作实习就是国际论坛、会议晚宴、满世界飞。但事实上不论是国际论坛还是会议晚宴,背后都是需要静心处理的细节。

      比如我在UNESCO时主要在公共信息部对外关系组负责当年(2017)的“世界图书日”总部活动。最终呈现出来的是总部丰富的沙龙展演、签售会、名家讲座,但筹备过程需要核计预算、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给上级起草提案、等待审批等。这和在清华里办一次学生节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只不过换个语言环境,容错率变低了而已。再比如在AIIB我们所负责的是当年(2018)亚投行年会筹备,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和参会各国的财政部与驻华使馆联络参会情况。我的手头上有70多个国家(包含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代表团主席团的各类信息,包括注册、交通、住宿等,而且每天都可能会有变化,需要实时跟进并沟通,略有些枯燥繁琐。所以其实不论发展平台是高是低,都需要踏实做事的能力和耐心细心的态度。切莫浮躁,不要指望才20来岁的自己就具有能够左右世界改变决策的能力,好好沉淀与锻炼才是最有益的。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在国际组织的实习的另一大感触就是能亲身体会到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比如当年我在UNESCO负责的另一项内容——《信使》杂志的复刊,因为是在中国的支持下于“一带一路”峰会前夕复刊,所以这一杂志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特别献礼,并分别在巴黎和北京举办了发布仪式。中文版也成为了和英文版、法文版同时发布的首发版本。当我们在负责总部复刊仪式的时候,还是发自内心地充满了骄傲与自豪的。未来因为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上愈发重要的角色,相信提供给中国学生的实习机会也会增多。

      此外,清华在这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自我的机会。我在国际组织实习过程中不论是筹办活动还是协调代表团参会,类似的项目其实在过去校园社工中都有所经历。因此建议后辈多多珍惜在校园里的每一份社工与实践,它们将使你受益匪浅。


关于职业选择


      最后说一些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作为已经毕业工作的人,现在再回头看这两段国际组织实习则有着和当时不同的心境。这些实习经历带给我的更多是体验与成长,而非直接的工作机会,目前我在一家国有支付机构从事海外收并购与跨境业务。可能有些同学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国际组织工作,但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正式工作与实习相比难度会大幅增加。

      一是在岗位供给方面,国际组织直接提供给应届生的工作机会较少。国际组织不像企业会在每年秋季与春季有特定的招聘季,并且是提供给应届毕业生的。企业欢迎应届毕业生因为薪资成本低,可塑型强,而国际组织大多只在特定其需要的时候在自己的官网上放出相应的招聘信息,并且更多的是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达到某些职级的人申请。

      二是国际组织内部人员流动性较低。以我在UNESCO的体会而言,联合国及其相应分支组织因其正式职工各方面保障与待遇较好,加之招募实习生成本较低,因此员工离职率普遍不高,招募正式职员的机会不会很多。但除了联合国之外的其他国际组织比如多边发展银行等或是另外的情况,在此不做评论。

      三是国际组织发展有赖于整个各国经济实力与政治稳态的影响。比如当前中国的崛起虽然会为中国籍应聘者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尤其像联合国这样的地方会平衡各个国家国籍的职工比例,假如你的竞争者是一位来自毛里求斯的优秀应聘者,那他的录取概率就会比你大些。

      所以如果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同学,可能需要在实习期间就留意所在岗位的机会并且尝试留任转正的可能性。故从实际情况而言,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先前往合适的部门、机构、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因为很多组织都有类似YPP(Young Professional Program)的机会,需要至少具备两年工作经验的人申请。然后在自己的领域锻炼积累的同时经常关注感兴趣的国际组织动向,在合适的机会出现时抓住机遇。另外一个选项则是对于职业中期的人员而言,国际组织会在政府机构、相关企业、学界等直接招募或借调优秀人才。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具备能够抓住机遇的实力后,该来的也就自然会来了。

                                                                                                                                                         (编辑Em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