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90后女孩联合国实习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06-09 浏览量:990 二维码

【一句话速写】

牛津大学在读,世界银行、联合国实习……傲人的简历写满了整整一页。这个90后女孩,自信中带着爽直,懵懂地探索梦想。她说,虽然有迷茫,但一直走在想走的路上。

(她的名字叫顾纯,一个90后女孩)


【顾纯感言】

创造乌托邦并不现实,但你可以拥有一个梦想的乌托邦。

虽有迷茫,但一直走在想走的路上。

要有强大的内心,玻璃心根本活不下去。不要太依赖别人,靠自己解决问题。


【成长足迹】

1990年,生于嘉兴。

2008年,由嘉兴一中考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8月,获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和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公派留学一年,入读加拿大罗瑞尔大学;2012年6月,获南大英国语言文学及国际商务学士学位。

2012年9月,保研南京大学,2014年获国际关系硕士。

2014年9月,赴牛津大学攻读公共政策硕士学位,获牛津郭氏全额奖学金。求学期间,分别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总部实习。

2014年9月,顾纯(左一)在香港参加郭氏奖学金设立者郭炳湘博士(右一)举办的私人宴会,左二为牛津大学校长汉密尔顿教授

2011年6月,2014年南京青奥会筹办组委会国际联络部;

2013年6月,国家商务部贸易壁垒调查处;

2015年7月,世界银行城市发展部;

2015年9月,联合国总部大会和会议管理部……


在顾纯的简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丰富的实习经历。通过一次次实习,不断尝试,她找到自己的方向。

9月28日,是顾纯在联合国实习的第一天,第70届联合国大会正在纽约总部举行。顾纯是部门中唯一的中国人,也是唯一的实习生。

第一周,是大会一般性辩论阶段。顾纯和同事们主要负责会议纪要。发言的国家很多,时间很长,上午、下午、晚上都有会议,连周末她都在加班。

第二周,是各个委员会开会。顾纯在第一委员会(编注:主要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她的工作是为《联合国日报》提供每天的会议通告、会议总结,同时,与各个代表团保持联系,现场沟通,实时确认发言人名单和顺序,提交给大会主席。

此后,她还将作为第一委员会秘书长的助手,参与朝鲜半岛的一个研究课题,她负责资料收集和报告撰写。

联合国有很多严格的程序和细节,甚至撰写报告的行文都规范严格,非常专业,这是她过去不曾遇到的。她努力让自己尽快熟悉。

 

与以往实习不同的是,以前都是在小环境中,现在需要和不同小组合作。前几天,她还被带去参加招待酒会,在陌生的环境怎样和陌生人打交道,都考验她的交际能力。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文化多元,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都非常友好,“非常尊重各种文化,你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水墨画,也能看到泰国的壁画、非洲的雕塑。联合国大楼就像一个博物馆。”

但在所有的实习经历中,最令顾纯念念不忘的是刚刚结束的暑假在世行的实习。

此时她已在牛津大学求学一年。牛津有位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也是世行咨询顾问,他的太太正是顾纯的咨询团队成员,通过他们的介绍,顾纯获得了面试机会。

顾纯并没有和城市发展相关的工作经历,在面试中,她说自己很会写报告,信息搜索和信息综合能力很强,有政策分析的经历,这为她最终赢得了在世行的实习机会。

而这恰恰得益于两年前,她在国家商务部贸易壁垒调查处的实习。当时,她每天都要浏览大量国外反倾销信息。三一重工的反倾销应诉,她被要求搜集其他类似案例的应诉对策,“我发现我们所处环境和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很像,我就从日本当时的案例切入。”在这次经历中,她学会怎样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切入点,然后综合,并提炼出策略,形成最后的报告。此外,她还要调查分析欧美地区贸易及投资法律政策,对涉及中国的贸易壁垒进行通报,这让她提升了研究调查的能力。

也正是这段经历,她发现对政策分析很感兴趣,促使她在牛津大学选择攻读公共政策硕士。

顾纯如愿入选世行城市发展部,成为一名短期咨询师。

世行的事务以项目为单位,资深经济学家为项目领导者,顾纯所在的项目组正在为2050年的上海做一个发展规划,“我们团队承担的是交通和城市功能的分区。”顾纯跟着两位经济学家,他们掌握方向,顾纯写报告。经济学家并不会具体指导她工作,只把想象中的场景告诉她。她收集资料,做案例分析——达到他们要的情景,有哪些方法,通过什么政策实现,并形成报告,“每次报告都要写三稿,他们看到初稿时,会说哪里扩大,哪些删除。”他们不给任何资料,她从世行丰富的资料库中寻找。

在世行的实习,顾纯有被重视的感觉,完全没有上下级,专家修改报告也会征求她的意见,尊重她的建议。每周开两三次会,项目组成员会一起“会诊”,交流很坦诚。“这个平台非常好,完全就是一所大学,定期有学者讲座,有很好的专业培训,定期开研讨会。”

顾纯喜欢世行的工作,通过不停做项目,能看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点点改变,能看到自己起到的作用。

顾纯有个梦想,希望有大的视野,能参与到国家宏观事件中,成为一个为国家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的有影响的人。

起初她很懵懂,只是对经济感兴趣,觉得经济很重要,大学时看了不少经济书籍。直到大四时,她遇到了林毅夫的发展经济学,“一个贫穷的国家如何走向富裕,中国确实是很典型的例子,当时中国贫富差距成为社会焦点,我也想了解如何消除贫富差距。”在南大读研时,她攻读的就是国际关系硕士国际经济方向。研一时,《21世纪资本论》在西方引起轰动,“当时觉得自己好有先见之明。”

研一暑假实习,顾纯通过教授的介绍进入商务部。她发现作为个体,只是机构中的一颗螺丝钉,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并不容易。

 

经过牛津大学的学习和世行的实习,顾纯一点点修正理想,她喜欢世行这样的机构,“我可以从小项目做起,看到对一个区域有些小小改变,也许整个世界还有饥饿、贫穷和战争,但我能做出一点点贡献,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特别是联合国短短几周的实习,她体会到即便是超级大国,在各方博弈的棋局中,你也不可能凭自己的想象去完全改变一个地区的局势。“大环境下,你不能完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你要顾及多方利益。”她觉得自己确实变得务实了,“创造乌托邦并不现实,但你可以拥有一个梦想的乌托邦,并朝那个方向努力,追求自己能做到的。”

顾纯也有困惑。在国际组织这样的机构,起点更高,达到理想的途径更多元,但如果回到一个具体事务的实际岗位,在基层琐碎的工作中,理想可能很快就会被生活琐事磨去棱角,“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理想是很痛苦的。”

 

(编辑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