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嫩羽:联合国实习归来我选择进入国家气象局离开首媒的日子

来源:默认 发布时间:2017-12-10 浏览量:568 二维码

来源:中青在线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4日


 

徐嫩羽,首媒第二届副主席;联合国实习经历,任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志愿者,采访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就职于国家气象局

虚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从大一起,徐嫩羽就在中国青年报实习。通过圈内的朋友,她接触到了当时看起来“高大上”的首媒。

因为英语水平很好,所以被学校推荐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萨尔斯顿的分享活动的采访任务,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的首媒活动。虽然当时是各高校校媒记者群访,每个人分配到的时间不会很多,但她依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她提前将约翰萨尔斯顿个人资料和代表作品都打印了出来,仔细研读了好几天,在面对他的时候,徐嫩羽其实早已胸有成竹,自然顺畅的完成了采访。成功垂青有准备的人,她的作品《对话诺贝尔获奖者》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了中青头条新闻。


虽然一直在参加实习,大学还有很多社团,然而徐嫩羽却从来没有以此为理由耽误自己的学业。除非遇到特别重要的事情,她从不会逃课。一方面,中青报的氛围相对比较自由,报社的老师们也都会理解校园事务多,只要她能按时交稿就好。另一方面,她相信能登上讲台的老师就一定有其出彩之处, 谦卑地虚心学习,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包容的立场关怀的心

研二的9月~11月,凭着实力与运气,她进入联合国成为了一名实习生,自然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焦点。联合国实习是一个开放的项目,符合条件者都可以申请,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最终入选。至今她仍记得面试官对她说过的一句话:“ 你的简历能在海量的申请简历中被我们看到,就已经足够幸运了。”

她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申请过程:网申主要填写的是基本信息、实践经历、英语成绩、发表作品等,其最大难点是写一篇介绍自己和岗位的匹配度的个人陈述。每个人每次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岗位的实习生。考虑到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徐嫩羽当时申请了两个部门:公共信息部和人事部。在她看来,公共信息部看重中英文翻译能力、媒体实践经历等,人事部看重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包容性、多样化的心态。

网申没多久,她便收到了约面试的邮件。由于面试部门更改时间到12点半,因此她自我感觉状态不是太清醒。面试是全程英语进行的,数位面试官一起在电话中与她交流。之后,按对方邮件的要求,她还先后把自己的稿件和本科阶段做的网页以及在学校广播台所管理的网站发送给了对方。因为她写的稿件多数是中文的,她还把部分稿件翻译成了英文版。


  

在外人看来,联合国的工作可能十分神秘,但事实上联合国工作范围广泛又具体,包括环境和难民保护、打击恐怖主义、推动裁军、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卫生、扩大粮食生产等等。作为联合国实习生,她与其他的实习生参与到这些工作的方方面面。 虽然每个人做的事情不一样,有些工作可能微小而又繁琐,但每个人都对工作敬畏又充满热情。

在实习期间,她亲历了桑迪飓风(北京时间2011年10月30日)。美国在飓风来临前的预警,在灾害发生时的信息公开透明,让她至今印象深刻。此外,灾害发生时,美国人对生活的态度也让她至今印象深刻。很少有美国人注重财物,他们更注重的是生命。比如,皇后区有一户人家的房子被烧了,但这家人更多是感激家人都安全了,一家人聚在一起,一直笑着说话。当时的新闻报道也很温馨,一直在强调要继续生活。


  

在回忆中她写道,联合国实习不只是简历上的一笔,不只是经过层层选拔所获得的荣耀,重要的是,联合国教给我们看问题时更宽广和包容的立场,遇人遇事时更坚强和关怀的心。

用脚走路用笔还原

大家都以为徐嫩羽会凭借出色的新闻工作能力顺风顺水成为一名记者,但她却最终进入了国家气象局工作。

在她看来,这也是在主客观因素下的选择。一方面,从联合国实习归来后,大部分媒体的校招其实已经结束了;另一方面,她个人一直想培养在某一领域的专长,成为一名专业型的记者是她一直的目标。她说,自己一直以来就喜欢做业务,并不太适合走仕途,现在的工作虽然平静,但踏实做业务的生活状态让她比较满意。


  

除了记者,她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外交官。虽然现在的行业看似与之无缘,但徐嫩羽却一直在“曲线圆梦”。2015年,她与胡泳教授等共同完成了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合著的的著作《另一个地球:互联网+社会》的中文版翻译。

最后,她希望送给首媒的小伙伴们八个字:用脚走路,用笔还原。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首媒人未来会做得更加出色。

(编辑 K)